原文服务方: 地震研究       
摘要:
为了探讨煤矿地下巷道及围岩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破坏特征,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地下巷道结构动力学运动方程,利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分析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通过观测巷道结构特征点的力学响应来分析地下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巷道结构会出现周期性高应力集中区域,巷道的底部、顶部和两侧最容易发生破坏;地震发生初期巷道的顶板破坏明显强于巷道腰部,可能会造成巷道顶板下沉坍塌;地震发生后期巷道结构容易发生底鼓现象,导致巷道产生整体失稳破坏;需要根据巷道的破坏现象加强巷道结构顶板支护的设计,同时也要及时进行加固维护,以保证巷道结构的安全使用.
推荐文章
煤矿采动建筑地震动力灾变与防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煤矿采动损害
地震灾害
致灾机制
动力灾变
能量演化
煤矿采空区的地震动力灾变及安全防控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煤矿采空区
灾变防控
开采沉陷
地震作用
动力稳定性
岩层移动
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中地震波的分析研究
地下结构
地震动力响应
地震波
分析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土—结构相互作用
损伤力学
抗震性能
煤矿采动
地震动力
安全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矿采动区地下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破坏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动力响应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地震作用 地下巷道结构 应力场 煤矿采动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7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V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麻凤海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8 538 13.0 20.0
2 刘书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74 627 14.0 21.0
6 白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7 5 2.0 2.0
7 刘少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 2 1.0 1.0
8 魏晓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3 3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响应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地震作用
地下巷道结构
应力场
煤矿采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研究
季刊
1000-0666
53-1062/P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0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