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和或病理诊断为解热镇痛药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短期随访观察,旨在进一步了解此病的临床特点,力求早期诊断治疗,避免误漏诊.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经临床和或病理诊断为解热镇痛药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27例,详细记录并分析所涉及致病药物的种类、致病特点,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病理的表现,治疗情况,并随访至出院后1年观察肾功能的转归.结果 27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性肾损伤,起病时血肌酐109.8~730.1 μmol/L.致病药物前三位者依次为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者18例(占66.7%)、氨基比林者4例(占14.8%)和布洛芬3例(占11.1%).服药至发病间隔时间1~60 d不等,仅有11例(占40.8%)的患者能够在发病2周内得以诊断.临床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者26例,出现肾性糖尿以及尿α1微球蛋白显著升高,平均尿蛋白为(1.1±0.6)g/d,其中14例经肾活检证实.1例符合肾病综合征,尿蛋白达15.2 g/L,病理诊断为肾小球微小病变伴有肾小管间质病.明确诊断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泼尼松龙25~60mg/d的治疗,5例患者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总疗程在6个月左右.随访至出院后第1年,10例患者仍遗留明显的慢性肾损害(CKD 3~4期),1例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死于重症肝病.结论 所有在发生急性肾损伤之前曾服用解热镇痛药的患者,均应警惕药物所致肾损害的可能,其中对乙酰氨基酚致病者最常见.肾小管间质病变是最主要临床病理表现,可同时伴有微小病变,出现大量蛋白尿,对可疑情况监测肾功能和及时停药,密切追踪,必要时应给予糖皮质激素的短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