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作品一直侧重于展示出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但忽视了生态报告文学中应体现的审美特质.而生态报告文学的审美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体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荒野与人文的融合的祥和之美以及不畏艰难、顽强生存的刚强之美.但在这些美学特质的重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然生态是否可以持续被体验,现代性导致生活的变化是否愿意再体验等问题.
推荐文章
试论报告文学的精神品格
报告文学
精神品格
从功利走向审美--谈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基本格局和走向
文学批评形态
功利性文学批评
审美性文学批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聆听内心的荒野之美——关于新时期以来生态报告文学审美缺失的思考
来源期刊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新时期 生态报告文学 审美缺失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报告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I207.5
字数 64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6/J.ISSN.1008-059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辉 35 366 5.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时期
生态报告文学
审美缺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1008-0597
15-1191/G4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华东街34号
16-14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32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