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黄河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水文泥沙定位观测数据,利用非线性统计方法分析了1919—2012年黄河潼关以上河段水沙系列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水沙变化特点表明,黄河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总体呈不断减少之趋势,而上中游水沙关系则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已发生突变,1986年发生的突变属上中游同时发生的第2次突变。从百年尺度看,黄河水沙变化在1960年以前主要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径流泥沙系列随降雨丰歉而出现相应的丰枯变化,之后黄河水沙变化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双重影响,尽管不同时段降雨有丰歉变化,但径流量、输沙量都持续减少;近百年内年输沙量趋势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年径流量趋势度的绝对值,中游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趋势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上游的;近30年是黄河水沙百年尺度中最枯的时段,其变化的突出特点表现在来水来沙量不断显著减少,水沙变化程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泥沙主要减于中游而径流主要减于上游,水沙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来沙系数趋于降低,水沙搭配关系趋好。
推荐文章
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特点分析及未来趋势展望
黄河
上中游
水沙变化
降雨
洪水
黄河中游水沙变化归因分析
黄河中游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水沙变化
贡献率
黄河上中游区径流量格局长期变化过程
径流
变化趋势
集中性
不均匀性
黄河上中游
基于IHA-RVA法的大通河上中游水文节律变化
大通河
气候变化
水文节律
IHA
主成分分析法
水文改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百年尺度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百年尺度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关系 水沙变化 减水减沙 黄河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33
字数 9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5.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文艺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151 1762 21.0 33.0
2 安催花 29 115 5.0 9.0
3 高亚军 12 75 5.0 8.0
4 焦鹏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17 116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3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4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百年尺度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关系
水沙变化
减水减沙
黄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刊
1006-7647
32-1439/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28-2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0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