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耦合致裂效果定量化评估为目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等效于煤体耦合致裂后强度的离散元模型。提出以模型整体强度为指标实现煤体整体–散体的等效离散化转化,利用离散元模型研究顶煤的垮放、流动规律,分析耦合致裂后离散态颗粒间的铰接关系及其对垮放程度的影响,量化装药量、注水压力和煤体垮放能力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耦合致裂的本质是爆炸形成的爆生气体和冲击波共同在已软化的煤岩体中传播,以煤体整体的强度为等效转化指标实现研究对象在不同算法间的等效转化。耦合致裂通过降低块体间拉应力和颗粒间接触的数量提高煤体的冒放性,得出煤体充分垮放指标和满足厚煤层采区回采率要求的强度最高值,完成复杂环境下煤体耦合致裂效果的定量化评估。
推荐文章
水与超临界CO2致裂煤体的压裂特征与增渗效果对比
压裂
超临界CO2
水力压裂
无水压裂
裂纹形态
渗透率
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等效渗流阻模型
渗流
裂隙岩体
渗流阻
应力耦合
模型
盐类矿床致裂水溶开采的耦合控制方程
盐类矿床
致裂
水溶开采
耦合数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体耦合致裂后整体-散体的等效转化及其垮放能力评估
来源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数学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特厚煤层 耦合致裂 等效转化 垮放能力 离散元模型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5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242
字数 6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22/j.cnki.jrme.2015.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来兴平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108 1413 23.0 32.0
5 曹建涛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37 347 9.0 18.0
9 崔峰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35 274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值模拟
特厚煤层
耦合致裂
等效转化
垮放能力
离散元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000-6915
42-1397/O3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岩土力学研究所
38-31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64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