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黔西南金矿勘查已升级至国家战略层面,弄清其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区域重磁资料,对区内深部基底物质进行研究,通过对浅、深部隐伏岩体圈定及地质-重力模型异常拟合计算,结合区域地质、矿产及化探资料,提出金矿成矿物源,主要有两种供给方式,一种为前人的由表层沉积岩提供矿源层,一种为本研究提出的由深部以中生代花岗岩或变质基底(含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类参与)提供矿源层.厘定了12处浅部隐伏岩体异常区,分离出4大深部岩浆岩块体.研究成果基本反映了区内的客观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结果,为研究区金矿勘探提供相关依据.
推荐文章
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红色粘土型金矿
矿物学特征
矿床成因
老万场金矿
贵州晴隆
黔西南吴家寨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规律探讨
金矿
成矿地质条件
富集规律
黔西南
扬子区黔西南金矿成矿系统综述
金矿
成矿系统
扬子区
黔西南
黔西南凝灰岩中金矿控矿因素概述
金矿
凝灰岩
控矿因素
黔西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黔西南隐伏岩体圈定与金矿物源探讨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花岗岩基底 煌斑岩 密度 地质-地球物理模式 金矿物源 黔西南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2-71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31
字数 92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亮 46 313 11.0 15.0
2 龙超林 5 41 3.0 5.0
3 刘义 4 4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6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5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花岗岩基底
煌斑岩
密度
地质-地球物理模式
金矿物源
黔西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