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检测隐球菌不同菌株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应用商品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 bEND.3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应用于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模型,以非致病性的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比较新生隐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及基因缺陷株穿越体外血脑屏障能力的差异。结果跨膜电阻值(TEER)检测提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穿越血脑屏障效率最低,新生隐球菌血清 A 型标准株 H99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最强,血清 D 型标准株 JEC21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显著低于 H99。较之 H99,黑色素酶缺陷株 lac1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尿素酶缺陷株 ure1效率显著下降(P<0.05),约为标准株 H99通过率的59.9%;荚膜缺陷株 cap59突破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效率最低,约为标准株 H99的18%(P<0.001)。结论隐球菌中枢系统感染体外模型成功构建。新生隐球菌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与其血清型以及荚膜、尿素酶等毒力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新生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
隐球菌
脑血管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新生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隐球菌
脑血管内皮细胞
嗜中枢性
隐球菌侵袭血脑屏障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隐球菌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
结构
体外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球菌感染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血脑屏障 体外模型 致病机制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33|R379.5
字数 3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隐球菌
血脑屏障
体外模型
致病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