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首先基于熵值法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04-2012年该区域内各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量化测评.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性,新型城镇化建设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极化效应,即重点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资本投资、人才资源、知识的吸引,形成了高速发展、效益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同时由于过度集中其周边地区的资源和发展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导致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持续存在.
推荐文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生态文明
低碳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低碳城镇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差异
城镇化水平
空间自相关
障碍因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立法构建探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城镇化
低碳经济
立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城镇化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土地城镇化
时空格局特征
驱动因素
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鄱阳湖生态经济重点开发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效应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0-768
页数 分类号 F06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5.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伟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3 390 12.0 19.0
2 白彩全 南昌大学理学院 19 71 5.0 7.0
3 温珍垠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0 0.0 0.0
4 宋一凡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