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4,6-二氯-5-硝基嘧啶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胺化、取代、醚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1 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嘌呤氧基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1a ~1k,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在200 mg/L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1f((R)-2-(4-((9-(4-氯苯)-8-(三氟甲基-9H-嘌呤-6-基)氧)苯氧)丙酸丁酯)和1h((R)-2-(4-((9-(4-氯苯)-8-(三氟甲基-9H-嘌呤-6-基)氧)苯氧)丙酸乙酯)对靶标的抑制率几乎都达到100%.
推荐文章
取代均三氮杂苯氧基苯氧丙酸酯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均三氮杂苯
芳氧苯氧丙酸酯
合成
除草活性
新型取代氨基(或芳氧)磺酰基苯氧丙酸酯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取代氨基(或芳氧)磺酰基苯氧丙酸酯
合成
除草活性
新型取代芳脲磺酰基苯氧丙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取代苯氧丙酸酯
合成
除草活性
α-芳氧丙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α-芳氧丙酸酯
合成
除草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嘌呤氧基苯氧丙酸酯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来源期刊 农药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嘌呤 苯氧丙酸酯 合成 除草活性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615
页数 分类号 O626|S48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303.2015.05.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成侠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98 568 11.0 17.0
2 刘幸海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6 119 6.0 8.0
3 史建俊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 12 2.0 3.0
4 何海琴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 14 2.0 3.0
5 戴志猛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嘌呤
苯氧丙酸酯
合成
除草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学学报
双月刊
1008-7303
11-3995/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2-94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5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