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经验公式定义了三种不同热带气旋尺度涡旋,然后分别在其最大风速半径处叠加非对称热力扰动,用三维涡旋扰动分析和模拟模式(Three-Dimensional Vortex Perturbation Analyzer and Simulator,3DVPAS)模拟、分析了扰动水平结构,通量传输及能量转换的演变。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涡旋中,非对称热力扰动的演变都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静力调整阶段、准静力平衡阶段和增长(对于不稳定涡旋)或消亡(对于稳定涡旋)阶段。在初始非静力状态下,伴随着重力波的频散,扰动位能快速衰减,而动能快速增加,热量和动量向外传输。完成静力调整所需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基态涡旋的稳定性和强度,强度较弱的稳定涡旋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在三个涡旋中,前两个阶段都伴随着螺旋带结构的生成和演变;螺旋带在静力调整阶段比准静力平衡阶段具有更大的径向尺度;最大径向尺度和最长生命期的外围螺旋带易于在稳定涡旋中产生,而在快速发展的不稳定涡旋中外围螺旋云带则难以形成和维持。由此可知,热带气旋中的外围螺旋云(雨)带的形成伴随着静力平衡调整的过程,在准平衡状态下,螺旋带向热带气旋的内核区域集中,形成眼壁—雨带复合体结构。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热带气旋外围螺旋雨带的形成和演变机制。
推荐文章
季风涡旋对热带气旋生成影响的理想试验研究
热带气旋
季风涡旋
环境涡度
相对湿度
热带气旋生成过程的中尺度涡旋活动数值模拟
热带气旋生成
季风涡旋
中尺度涡旋
数值模拟
热带气旋眼墙非对称结构的研究综述
热带气旋
眼墙
非对称结构
综述
圆形涡旋中心非对称扰动的斜压不稳定研究
圆形涡旋
不稳定波
非对称扰动
重力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带气旋尺度涡旋对非对称热力扰动演变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气象科技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热带气旋强度 螺旋云带 热力扰动 重力波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973.2015.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勇强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40 305 10.0 16.0
3 陈中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4 91 5.0 9.0
4 王学忠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34 274 9.0 15.0
5 黄泓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4 9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2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带气旋强度
螺旋云带
热力扰动
重力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技进展
双月刊
2095-1973
10-1000/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