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太湖地区经济高度发达,劳动力紧缺,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经济效益不高,而且小麦-水稻(Oryza sativa)轮作中,麦季氮素淋洗损失高于稻季,为探讨和揭示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及平衡特征,选取典型太湖流域农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的研究方法,在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下,对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进行连续3年(2007─2010年)原位监测,阐明了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氮素流失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该区域氮素平衡特征,结果表明:大气氮干沉降量冬春季较多且分布较均匀;总氮(P<0.001***)及铵态氮(P=0.02*)的大气湿沉降量和降雨量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地表径流中氮素的主要流失形态为可溶性氮素,同时,径流水量是引起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P<0.01)。雨水是驱动小麦季氮素下渗的唯一动力。铵态氮是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在稻作期,铵态氮渗漏流失量约占总渗漏流失量的70%。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区,各项氮素年平均流失去向分别为:作物收割290 kg·hm-2,占总输入量55.98%;反硝化流失130 kg·hm-2,占总输入量25.10%;径流流失59.5 kg·hm-2,占总输入量11.49%;氨气挥发22.28 kg·hm-2,占总输入量4.30%;渗漏流失16.1 kg·hm-2,占总输入量3.11%。全年平均氮素流失总量为518 kg·hm-2,氮素的盈余量为91.9 kg·hm-2。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太湖农流域农田水肥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太湖流域典型圩区农田氮素地表径流迁移特征
太湖流域
圩区
农业非点源污染
降雨径流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影响因素
农田生态系统
碳交换
稻麦轮作
涡度相关
太湖流域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稻季不施磷的农学及环境效应探究
稻季不施磷
作物产量
磷肥利用率
土壤速效磷
径流总磷
经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稻-麦轮作 氮素 径流流失 渗漏流失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62
页数 8页 分类号 X144
字数 75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力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59 1010 18.0 30.0
2 赵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55 706 14.0 25.0
3 范宏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6 27 3.0 5.0
4 胡岳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共引文献  (110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61)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3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麦轮作
氮素
径流流失
渗漏流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