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多沙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因此黄河的治理措施多基于泥沙的灾害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地貌特征等因素,未来黄河仍将是一条少水多沙河流。经过长期的治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黄河泥沙的资源属性,其在黄河防洪安全、放淤改土与生态重建、河口造陆及湿地水生态维持、建筑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研究发现,黄河下游的河道淤积泥沙主要来自少数几场高含沙洪水;水库在拦截黄河泥沙的同时,也对泥沙级配进行了自动分选,为泥沙分类利用创造了条件。利用水库拦减高含沙洪水,不仅可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和滩区淹没损失,还为泥沙资源的集中利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树立充分发挥水库的拦沙作用与泥沙资源集中利用有机结合的新理念,不仅能使水库持续发挥其拦沙减淤效益,也将更彰显黄河泥沙资源集中利用的长远效应。为此,必须从政策和管理层面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吸引社会资金和广大群众主动参与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工作,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推荐文章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途径与原则
泥沙治理
资源利用
黄河治理开发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辩证思考
认识论
资源化
泥沙利用
泥沙资源
黄河治理
黄河泥沙资源转型利用产业化相关政策探讨
黄河泥沙
资源利用
产业化
政策工具
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评价
资源化利用
泥沙
黄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长远效应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泥沙 资源利用 效益 拦沙减淤 水库 黄河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创刊65周年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V141|TV145|TV882.1
字数 8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5.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思奇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15 35 3.0 5.0
2 郜国明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36 152 7.0 10.0
3 曹永涛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32 123 7.0 9.0
4 李军华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39 99 5.0 8.0
5 董其华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13 41 4.0 6.0
6 江恩慧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23 4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80)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沙
资源利用
效益
拦沙减淤
水库
黄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