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优化水、氮供应是实现作物高产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田间试验条件下,水(4500、6750、9000 m3 hm-2)、氮(0、225、330、435、540 kg· hm-2)互作对高密度(≥105000株·hm-2)滴灌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吸氮量均随灌溉和施氮水平的增加明显升高,当施氮量大于435 kg· hm-2和灌溉量大干9000 m3·hm-2时则呈减少趋势.完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对灌水的响应表现为W6750(36359 kg· hm-2)>W9000(35077 kg·hm-2)>W4500(33451 kg· hm-2),施氮对玉米吸氮量的变化表现为N435(459.9 kg·hm-2)>N540(458.1 kg·hm-2)>N 330(416.3 kg·hm-2)>N225(351.3kg·hm-2),N435比N330、N220分别升高9.1%、32.7%,N540比N435降低0.6%.在施氮量0~ 435kg·hm-2范围内,玉米最大氮素吸收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在施氮量为435 kg·hm-2时达最大(6.57 kg·hm-2·d-1).灌水与施氮均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穗粒数和穗粒质量,二者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且以氮为主效应.在施氮0~435 kg· hm-2范围内,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此后反而降低;灌溉水分生产率随施氮量升高而增加,随灌水量增加而明显下降,灌溉定额为4500~6750 m3·hm-2时,灌溉水分生产率可达2.57~3.80 kg·m-3.玉米最高产量18072 kg· hm-2的施氮量为567.0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427.9~467.7 kg N·hm-2时,玉米产量在17109~17138 kg·hm-2,氮素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分别达122 kg N·hm-2和45.0%.水氮一体化施肥可实现滴灌玉米高产协同水、氮利用效率的共同提高.
推荐文章
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玉米
氮肥水平
弱光胁迫
产量
氮素吸收与利用
物质生产
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糜子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糜子
密度
氮肥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滴灌水肥一体化
夏玉米
施氮量
氮素吸收利用
土壤硝态氮
水氮调控对小油菜养分吸收、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小油菜
水氮调控
养分吸收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肥互作对滴灌玉米氮素吸收、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氮耦合 干物质积累 滴灌 氮肥利用率 玉米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79-3686
页数 分类号 S147.21|S27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0)
共引文献  (186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519)
二级引证文献  (207)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3)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69)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94)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20(6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氮耦合
干物质积累
滴灌
氮肥利用率
玉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