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对包括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在内的脑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血脑屏障限制了放化疗药物以有效的浓度到达肿瘤细胞.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大部分肿块及对浸润部分的辅助治疗,以多功能纳米粒子为基础的药物输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发展为实体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氧化铁、量子点等为代表的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探针、光学探针以及结合多种成像方法的探针为实体脑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加敏感的分辨能力和更加清晰的成像.此外,多柔比星、紫杉醇等化疗药物的肿瘤内输送,也从最初的脂质体转运系统和多聚物组成的非磷脂纳米粒逐步发展到兼具多种功能的新型纳米粒子转运治疗系统.通过改变其大小、组成和表面化学性质,纳米粒子能够发展成为结合检测、成像、药物靶向导入的多功能平台,尤其是靶向分子修饰的纳米粒子,在实体脑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利用纳米粒子进行诊断和治疗脑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
推荐文章
纳米粒子在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癌症中的应用
肿瘤干细胞
纳米药物
化疗
热疗
靶向运输
PLGA纳米粒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
抗肿瘤药
主动靶向
被动靶向
纳米粒给药系统与基因药物的研究进展
纳米粒
给药系统
基因药物
药物载体
CdS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CdS纳米粒子
制备
粒子尺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粒子药物输送系统与实体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药物输送系统 脑肿瘤 成像 治疗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71
页数 分类号 O43|Q6|R739.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5.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春晖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36 132 7.0 10.0
2 徐洁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4 3 1.0 1.0
3 李想 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系纳米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6)
  • 参考文献(1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粒子
药物输送系统
脑肿瘤
成像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双月刊
1007-385X
31-1725/R
大16开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
4-57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4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