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147例稀料中毒患者的血液,对其毒物成分及含量进行总结。方法:将研究对象按毒物吸收途径不同分为口服组、误服组、呼吸道吸收组、皮肤吸收组。取患者外周血1ml,乙酸乙酯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在检测到的所有成分中,以三氯丙烷、二氯丙烷、二氯乙烷、二氯丙醇、二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检出频率较高。四组中,口服组和误服组浓度显著高于呼吸道吸收组和皮肤吸收组。结论:稀料主要分为含苯类和含氯类稀料,其中含氯类稀料毒性较大,病死率较高,在使用含氯类稀料时一定要加强防护,注意通风,尽量减少人体的吸收,预防中毒发生。
推荐文章
血液灌流对氧化乐果中毒患者血液ChE活性影响及毒物清除作用评价
氧化乐果
血液灌流
血液ChE活性
毒物浓度
预后
血液灌流联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药物或毒物中毒19例
血液灌流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中毒
治疗
广西急性中毒毒物特点与防控对策分析
中毒
毒物
数据收集
广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稀料中毒患者血液毒物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稀料 血液 中毒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5.1
字数 29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成文 解放军第307医院中毒救治科 3 1 1.0 1.0
2 邱泽武 解放军第307医院中毒救治科 15 39 3.0 5.0
3 李嘉琳 解放军第307医院中毒救治科 5 7 1.0 2.0
4 孙爱丽 解放军第307医院中毒救治科 3 2 1.0 1.0
5 徐水英 解放军第307医院中毒救治科 2 2 1.0 1.0
6 赵玉婧 解放军第307医院中毒救治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稀料
血液
中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季刊
2095-3496
11-9319/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2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