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马甲子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作用,并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系统溶剂法将马甲子叶提取为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个部位后,用耳肿胀法、足跖肿胀法、实验性腹膜炎法筛选马甲子叶的抗炎有效部位,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马甲子叶正丁醇、水及乙酸乙酯部位为抗炎的有效部位.其中以正丁醇部位作用最佳,其对角叉菜胶液致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及肺组织中MDA、PGE2、TNF-o及IL-1β的含量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正丁醇和水部位是马甲子叶的有效抗炎部位,以正丁醇部位作用最佳,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推荐文章
马甲子叶提取物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
马甲子叶提取物
抗肿瘤活性
溶剂法和硅胶柱分离法
MTT
活性组分
山橿治疗胃溃疡及镇痛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
山橿
抗胃溃疡
抗炎
镇痛
有效部位
百华花楸果实抗炎有效部位的研究
百华花楸
果实
抗炎
有效部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甲子叶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及其机理初探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马甲子叶 抗炎 有效部位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6-2589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5.12.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丽兰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 22 103 6.0 9.0
2 何颖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 19 130 8.0 10.0
3 张春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 19 102 7.0 9.0
4 辜义陆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6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甲子叶
抗炎
有效部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