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4D-CT计划和常规3D-CT计划两种不同计划的靶区体积及相关剂量学方面的差异,评估4D-CT技术应用于胃癌放疗在剂量学方面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0例,在仰卧位平静自由呼吸下行CT模拟定位,先常规3D扫描再行4D扫描并根据呼吸周期重建得到10个不同呼吸时相的CT图像.勾画完整的放疗靶区(GTVs、CTVs)及危及器官.在三维计划系统中,以20%的时相基准,分别根据计划靶体积(PTV3D、PTV4D)为10例患者各设计2套放射治疗计划,PTV3D在临床靶体积(CTV)的基础上外加常规安全边界,PTV4D是在10个时相CTV融合后形成的4D内靶体积(ITV4D)基础上外放摆位边界,比较两者靶区及正常组织在体积及相关剂量学方面的差异.结果:在靶区PTV覆盖率与剂量分布均匀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4D计划较3D计划肝平均剂量明显下降(P<0.05),肝V30、V40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肾V20及平均剂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CTV3D与ITV4D的体积分别为(433.04±139.71)cm3和(535.44±150.89)cm3,后者体积增加了(102.40±21.77)cm3;PTV3D与PTV4D的体积分别为(860.87±226.52) cm3和(787.87±193.83) cm3,后者体积减少了(73.00±46.38)cm3,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3D计划存在夸大或遗漏靶区的风险,应用4D-CT能在不遗漏肿瘤放疗靶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小靶体积,保护危及器官.
推荐文章
4D-CT重建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
呼吸运动
肺部肿瘤
放射疗法
4D-CT
基于4D-CT研究随呼吸运动靶区的剂量分布规律
肺部肿瘤
放射疗法
4D-CT
最大密度投影CT
平均密度投影CT
基于相邻图像最相似原理的4D-CT图像重建研究
4D-CT重建
相似性原理
运动伪影
互信息
呼吸时相和模体位置对4D-CT图像均匀性的影响
四维CT
图像均匀性
呼吸时相
模体位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4D-CT的放疗计划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肿瘤/放射治疗 4D-CT 靶区位移 内靶体积 自由呼吸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肿瘤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47
页数 分类号 R7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5.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费国新 6 16 2.0 4.0
2 舒畅 2 0 0.0 0.0
3 龚军 1 0 0.0 0.0
4 唐昃 8 27 3.0 5.0
5 李荣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放射治疗
4D-CT
靶区位移
内靶体积
自由呼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