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林业科学研究       
摘要:
[目的]为了阐明森林凋落物累积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方法]2013-2014年,采用时空互代法和标准样地调查法,研究了兴隆山山杨-白桦-青杆林演替过程中山杨-白桦-青杆中龄林、青杆中龄林和青杆近熟林3种森林群落凋落物累积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随森林正向演替的进行,森林凋落物层厚度和总累积量先减小后增加,3种森林群落凋落物层厚度均值依次为5.26、5.03和5.59 cm,总累积量均值依次为57.08、51.44、56.34 t·hm-2;2)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青杆近熟林凋落物总累积量不断增加,海拔2 300、2 400和2500 m均值依次为48.56、55.93和64.55 t·hm-2;林分密度大的、坡度小的青杆中龄林凋落物总累积量较大,林分密度为2 133、1 705和1 065株·hm-2的均值依次为49.87、48.59和45.36 t·hm-2,坡度为22.、32.和41.的均值依次为58.35、49.90和48.59 t·hm-2;3)凋落物未分解层与林分胸径、树高、针叶树密度呈显著相关性.[结论]森林凋落物累积量影响因子较多,其大小是众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林分和立地因子中,海拔影响较为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林分密度、坡度等因子均有影响,但作用不明显;林分胸径、树高、针叶树密度与未分解层累积量呈显著负相关性,而与已分解层呈显著正相关性.
推荐文章
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及持水特性
兴隆山
森林类型
凋落叶
持水率
持水量
吸水速率
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渗透性
兴隆山
水源涵养林
土壤渗透性
土壤理化性质
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层的蓄水功能
森林类型
凋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功能
甘肃兴隆山
沂蒙山区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及其动态特征
暖温带
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
凋落物量
凋落物组分
动态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及其影响因子
来源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凋落物累积量 森林演替 海拔 林分密度 坡度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825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18.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强 41 557 12.0 23.0
2 凌雷 22 313 8.0 17.0
3 柴春山 74 730 13.0 23.0
4 张广忠 40 461 10.0 20.0
5 戚建莉 38 195 9.0 12.0
6 陶继新 8 49 4.0 6.0
7 王多锋 7 58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3)
共引文献  (66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3)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凋落物累积量
森林演替
海拔
林分密度
坡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科学研究
双月刊
1001-1498
11-122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万寿山后林科院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