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试图将王充和刘勰两人关于夸张的理论、观点加以对比分析研究,探索这一理论曲折、几成发展的路径,从而透视出一定理论观点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社会生活影响着文学艺术作品,社会生活也必然影响着文学艺术理论家的思考和理论,而文学艺术理论也必然在批评审视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推荐文章
《华盛顿广场》的主题表现手法
现代性
心理主观真实
艺术表现手法
心理现实
现代主义小说
海报图形的个性化表现手法及形成原因浅谈
海报
图形
个性化
表现手法
形成原因
陕西东府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皮影
造型手法
民间艺术
论《看不见的人》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拉尔夫·埃里森
<看不见的人>
象征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夸张"艺术表现手法的发展形成——王充"三增"与刘勰"夸饰"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三增 夸饰 王充 刘勰 艺术表现手法 文学批评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1,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春兰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增
夸饰
王充
刘勰
艺术表现手法
文学批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双月刊
1009-1017
22-1024/G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4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