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归纳总结了地松鼠亚科Xerinae的起源和演化研究进展.现生地松鼠种类繁多、地理广布是由陆桥协助祖先类群扩散和生境变化导致祖先类群发生适应性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化石和分子证据都表明地松鼠起源于早渐新世的欧亚大陆.地松鼠起源后很快分化出3支:第1支在19 Ma左右,即非洲—欧亚陆桥第1次连接时扩散到非洲,在缺乏树栖松鼠竞争的情况下演化成现生的非洲树松鼠族Protoxerini;第2支在欧亚大陆向地栖生活演化的同时,部分类群在14 Ma左右扩散到非洲,并演化出非洲地松鼠族Xerini的Xerus和Atlantoxerus;第3支是旱獭族Marmotini的祖先,在欧亚大陆演化出岩松鼠属Sciurotamias的同时,于中渐新世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到北美,并在北美草原化的大背景下演化出花鼠属Tamias, “黄鼠属” ‘Spermophilus’,旱獭属Marmota,土拨鼠属Cynomys等.花鼠属、“黄鼠属”和旱獭属于中新世扩散回欧亚大陆,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在欧亚大陆发生适应性演化.伴随生境变化而发生形态、行为等适应性演化,是地松鼠繁盛的重要原因.演化过程中,旱獭属、土拨鼠属、“黄鼠属”等地栖型松鼠的体型显著增大,尾巴显著变短,而半地栖型和树栖型的体型瘦长,尾巴变长.
推荐文章
贵州丽松鼠亚科动物资源调查
丽松鼠亚科
动物资源
种群分布
贵州省
竹亚科分类学研究进展
竹亚科
分类学
麝科动物的起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起源
进化
遗传多样性
转录组
基因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松鼠亚科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动物学 地松鼠 起源 演化 综述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7-80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18.6|S959.83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5.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3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物学
地松鼠
起源
演化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