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胺溶液吸收燃煤电厂烟气中CO2是目前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技术途径.采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了多种伯胺和仲胺溶液的pKa值,计算中采用了不同的密度泛函和基组方法,表明在BLYP/TZP方法下得到的pKa值与已有实验值符合最好.在BLYP/TZP方法下计算了各组分的吉布斯自由能,评估了胺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氨基甲酸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比率.此外,通过液相状态下的DFT计算研究了氨甲基丙醇(AMP)溶液吸收CO2过程中碳酸氢根离子生成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碳酸氢根离子更有可能是由胺、H2O和CO2直接反应生成,而不是由氨基甲酸离子水解生成.
推荐文章
噻吩催化裂化脱硫机理的量子化学分析
噻吩
量子化学
催化裂化脱硫
AM1
正碳离子
氢转移
粒度对吸附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纳米金刚石
一氧化碳
吸附能
量子化学
BNCP的量子化学研究
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
量子化学
分子结构
感度
红外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胺溶液吸收CO2的量子化学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胺溶液 CO2吸收 量子化学 COSMO-RS模型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8-6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月桂 60 799 14.0 26.0
2 金旭东 10 26 3.0 4.0
3 徐德厚 3 7 2.0 2.0
4 武洁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胺溶液
CO2吸收
量子化学
COSMO-RS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月刊
0253-231X
11-2091/O4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路乙12号(北京2706信箱)
2-1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0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