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R134a为工质,采用包含混合室内摩擦损失的等面积混合模型,研究了两相喷射器几何结构和工况参数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比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射器存在一个最优面积比使压缩/喷射制冷循环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且最优面积比值随工质的不同和工况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工况参数下,以R134a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大于以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等面积混合模型计算的最优面积比小于等压混合模型的计算值,即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按照等面积混合模型设计的喷射器外型尺寸较小;给出的以R134a和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过冷度和过热度之间的关联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在所进行的研究工况范围内,压缩/喷射制冷循环较传统压缩制冷循环COP最大可提高20%,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可提高28%,此时冷凝温度为55℃,蒸发温度为-10℃,过冷度和过热度都为0℃,对应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为4.5。
推荐文章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中两相喷射器性能
压缩/喷射
两相喷射器
壅塞
凝结激波
混合压力
压缩机和喷射器耦合的双级蒸发喷射循环性能分析
双级蒸发循环
压缩机
喷射器
热力学
模型
两相喷射器增压的二级压缩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两相喷射器
二级压缩
制冷系统
热力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喷射器几何结构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两相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面积比 工况参数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3-108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Q025.3|TB66
字数 5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5.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新利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79 1868 21.0 33.0
2 马新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8 353 11.0 17.0
3 王中华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4 16 2.0 4.0
4 耿利红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6 3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相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面积比
工况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