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行蓄洪区是一种独特的地域类型.淮河行蓄洪区作为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分蓄宣泄洪水的通道,又是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行蓄洪区担负流域防洪保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在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行蓄洪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其行蓄洪水的功能定位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本文回顾了淮河行蓄洪区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不同时期行蓄洪区的调整过程,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调整思路,从行蓄洪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出发,为行蓄洪区运用与其建设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推荐文章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运用与减灾
淮河
行蓄洪区
运用
减灾
淮河南正段行蓄洪区运用效果分析
行蓄洪区
运用效果
一维水动力
淮河
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方案
淮河干流
中下游
行蓄洪区
调整方案
浅论淮河干流行蓄洪区的调整和建设
淮河干流
行蓄洪区
调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设置与调整
来源期刊 水利规划与设计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自然背景 历史概况 划分与调整 阶段性选择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规划战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873
字数 3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469.2015.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夕龙 9 20 3.0 4.0
2 季益柱 6 11 2.0 3.0
3 陈婷 9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8)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背景
历史概况
划分与调整
阶段性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规划与设计
月刊
1672-2469
11-5014/TV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2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