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活污水中约80%的氨氮来自尿液,收集尿液并脱氮处理可极大减轻生活污水处理负荷.本实验用Ti/RuO2-TiO2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作为阴极,在有机玻璃电解槽中研究考察电流密度(20~100 mA/cm2)、储存尿液初始pH (9~12)以及NaCl投加量(4 ~ 16 g/L)对储存尿液(250 mL)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氮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80 mA/cm2,初始pH在1 1左右,NaCl投加量为8 g/L,电解时间达到270 min.在此最优化条件下,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是91.83%和88.34%;处理1L尿液消耗0.311 kW·h电能.可见,该方法具有快速、低能耗、高效优点,在源分离尿液氮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电化学法处理生活污水研究进展
电化学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
阴极材料及结构对电化学法水处理性能的影响
阴极材料
阴极结构
电化学
水处理
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研究
废水处理
电化学法
重金属废水
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电化学脱氮技术
污水厂尾水
总氮
催化电氧化
硝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储存尿液电化学法脱氮的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电化学法 储存尿液 脱氮 电流密度 初始pH NaCl投加量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5-611
页数 分类号 X70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5.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正义 61 1098 19.0 31.0
2 刘小宁 53 340 9.0 17.0
3 温国期 6 18 2.0 4.0
4 臧海兴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法
储存尿液
脱氮
电流密度
初始pH
NaCl投加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