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单个乳磨牙早失儿童戴用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保持器的间隙保持效果.方法 选择2011-2013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单例或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早失患儿54例(患牙6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例(患牙20颗).A组:全天戴用传统带环丝圈间隙保持器;B组:全天戴用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C组:仅在夜间戴用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戴用12 ~ 14 h.在载用前和戴用后3、6、12个月后分别取精确模型.利用游标卡尺对缺牙间隙两侧邻牙近远中外形高点进行测量,观察间隙保持情况.结果 戴用两种间隙保持器3、6、12个月后,3组患儿的缺牙间隙较戴用前均无明显改变或略有增宽.戴用间隙保持器12个月后与戴用前比较,缺牙间隙改变量分别为:A组(0.23±0.11)mm;B组(0.20±0.09)mm;C组(0.04±0.07) mm.A组与B组的缺牙间隙改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B组的缺牙间隙改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保持器有类似的间隙保持效果,其制作简便,安全卫生,舒适美观,并能恢复一定的口腔咀嚼功能,为缺牙间隙保持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推荐文章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
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乳牙
正压热成形技术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乳磨牙
牙间隙
压膜式缺隙保持器
正压热成形技术
含牙压膜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修复前正畸
缺牙间隙
压膜式间隙保持器
保持
儿童铸造式与丝圈式间隙保持器恢复咀嚼功能的对比研究
儿童
缺牙间隙
间隙保持器
咀嚼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式压膜间隙保持器与传统丝圈保持器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磨牙早失 改良压膜 间隙保持器 临床应用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1-6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32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4/kq.2015.1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林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76 1356 18.0 27.0
2 陆史俊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8 48 4.0 6.0
3 黄优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10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磨牙早失
改良压膜
间隙保持器
临床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月刊
1674-1595
21-1561/R
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5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5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