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摘要:
双泵复苏术是一种将体外反搏和主动按压放松以及吸气阻力阀相结合的复苏术.研究表明在心肺复苏按压的放松期间,下肢的体外反搏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复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基于体外反搏在双泵复苏术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从血流动力学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了双泵复苏术仿真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问题.对课题组成员建立的双泵复苏术数学模型进行简单介绍.该线性模型重点研究心肺复苏仿真问题中血管顺应性的非线性机制.基于原始模型,提出一套适用于仿真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的非线性模型,并用动物实验数据进行验证.该动力学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双泵复苏术的血流动力学效果.考虑下肢血管非线性血流动力学问题后,模型仿真的血流动力学优于原模型,并能够反映动物实验数据中升主动脉压曲线的主要生理特征.
推荐文章
血流动力学性中风的发病机制探讨
血流动力学中风
血压
X线
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猪异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特点
异位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血流动力学
心肺复苏
临床意义
对比研究
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模型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梭形动脉瘤
嫁接性
血流动力学
DSA
彩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泵复苏术模型血流动力学的非线性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循环系统建模 双泵复苏术 血流动力学 血管顺应性 非线性机制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生物物理与临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0-524
页数 分类号 R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02X.2015.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效明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99 1579 20.0 28.0
2 袁衡新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22 83 6.0 7.0
3 罗俊卿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循环系统建模
双泵复苏术
血流动力学
血管顺应性
非线性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月刊
1005-202X
44-1351/R
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1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