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春节你抢到多少红包?在收到“虚假红包”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念头:“要是能提前规避这些‘虚假红包’就好了?”在网络安全的世界里,无论厂商还是用户都希望能够“未卜先知”,提前防御可能的恶意攻击,但这很难做到.不过,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先卜先知”似乎正在成为可能.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终端共新增超过380万恶意程序实例,其中,仅安卓平台的病毒样本数量就超过了300万.互联网安全公司FireEye的报告称,一些被下载50多亿次的安卓应用易遭到黑客攻击,因为96%的恶意软件是针对安卓系统的.
推荐文章
Web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漏洞利用技术研究
信息安全
漏洞利用
漏洞分析
网络攻击
安全漏洞库设计与实现
漏洞分类
CVE
漏洞库
安全漏洞研究趋势分析
漏洞
研究
操作系统
应对OpenSSL安全漏洞需要多方平衡
OpenSSL
安全漏洞
影响与平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大数据技术”与“安全漏洞威胁”博弈
来源期刊 金融电子化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IT长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融电子化
月刊
1008-0880
11-3563/TN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4号颐源居18号楼1-101室
82-854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8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