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毕肖普的诗歌中,视角可粗略分为两类: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是事件的体验者,完整地再现了事件的第一现场。第三人称视角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记录事件的发展。通过在这两个视角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毕肖普记录了自己思维的跃动,这使得她的诗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推荐文章
《呼啸山庄》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呼啸山庄》
陌生化
叙事视角
浅谈影视传播中的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
电影艺术
表现视角
视觉因素
陌生化阅读教学初探
陌生化
阅读
产生
对比
意义
论波德莱尔诗歌的陌生化
波德莱尔
陌生化
化丑为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毕肖普诗歌中的陌生化视角探析
来源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毕肖普 陌生化 第一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语文世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7
页数 1页 分类号 I106.2
字数 19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毕肖普
陌生化
第一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56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30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