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建立能真实反映煤焦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分析方法,分别以N2、Ar和CO2作为吸附质测定淮南煤焦的吸附等温线,并采用多层吸附模型(BET)、孔径分布模型(BJH)和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NLDFT)模型计算煤焦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淮南煤焦含有连续分布的微孔和介孔,孔形以狭缝形孔和一端封闭的盲孔为主.由于四极矩的存在导致以N2为吸附质时测得的吸附量、比表面积和孔容较Ar大;BET模型主要用于介孔材料孔结构的分析,用于样品中的微孔分析时,其分析表面积偏小.表征多孔碳材料,特别是含有复杂无序的孔隙结构的物质时,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是:首先,以Ar作为吸附质,判断煤焦中介孔的孔形及孔径分布,并采用NLD-FT模型对煤焦在介孔范围内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进行计算;然后,以CO2作吸附质对煤焦的微孔进行分析,通过NLDFT模型获取煤焦微孔范围内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参数.
推荐文章
淮南煤焦颗粒内部孔隙结构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等温吸附/脱附法
孔隙结构
BET方程
Freundlich方程
分形理论
热解条件对淮南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BET
孔径分布
吸附/脱附等温线
分形维数
木材多尺度孔隙结构及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木材
孔隙结构
影响因素
表征方法
催化剂对褐煤焦孔隙结构和表面形态的影响
煤焦
催化剂
孔隙结构
表面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焦孔隙结构的表征及分析方法的构建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焦 吸附 比表面积 孔隙结构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530
字数 46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诗勇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4 368 12.0 18.0
2 吴幼青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0 414 12.0 18.0
3 高晋生 158 2282 25.0 35.0
4 黄胜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 61 5.0 7.0
5 曹琴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18 2.0 4.0
6 涂湘巍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焦
吸附
比表面积
孔隙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