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昌乐方山新生代玄武岩中携带有大量深源捕虏岩,其岩石类型以二辉辉石岩、二辉橄榄岩为主,方辉橄榄岩、单斜辉石岩、单辉橄榄岩少见,未见纯橄岩.二辉辉石岩、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平衡温度压力计算显示为地幔来源,采用地质温度压力计进行计算,获取三者都源于岩石圈地幔,形成的深度范围为41~66.7 km.根据单辉橄榄岩和单斜辉石岩的矿物化学分析,单斜辉石岩和单辉橄榄岩形成深度要低于前三者,且与前三者有密切成因联系.“熔体-岩石”反应在各类深源捕虏岩中广泛存在,除方辉橄榄岩样品不存在明显的“熔体-岩石”反应外,二辉辉石岩、单斜辉石岩、二辉橄榄岩中不同的矿物边缘与玄武质熔体接触部位有着不同类型的反应边和反应矿物出现:橄榄石边部发生(Mg,Fe)2SiO4(镁橄榄石)+熔体(原始岩浆)=(Mg,Fe)2SiO4(贵橄榄石)+熔体(演化岩浆)反应,使得边部富铁贫镁;单斜辉石与玄武质熔体反应,多具有粉红色反应边,具有富Ti、Al、Fe,贫Si、Mg,较玄武岩基质中单斜辉石斑晶更低Mg#的特征.斜方辉石与玄武质熔体反应生成复杂的反应带,存在斜方辉石+熔体=橄榄石+ SiO2(熔体)+单斜辉石的反应,反应带内新生成的矿物由内向外具有明显趋向玄武质熔体成分的变化;尖晶石与玄武质熔体反应边缘具有富Fe、Ti,贫Mg、Al,以及更高的Cr#,趋向于形成钛铁矿的变化特征.二辉橄榄岩中熔体囊和单辉橄榄岩中筛状单斜辉石以及粉红色的反应边都暗示了二者至少经历了两个期次的熔体作用.随着岩石圈地幔的演化,熔体的再富集作用使得难熔的方辉橄榄岩逐渐转变为相对富集的二辉橄榄岩,后期二辉橄榄岩又与玄武质熔体反应,生成更加富集的单辉橄榄岩,而方山方辉橄榄岩也受到了熔体的轻度改造,已不具有难熔古老岩石圈地幔岩石的显著特征,鲁西新生代玄武岩中深源捕虏体与熔体的反应广泛存在,熔体成分以玄武质为主,这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置换的重要方式之一,导致古老岩石圈地幔的消失.
推荐文章
复杂的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辉石岩捕虏体及其岩石圈演化意义
辉石岩捕虏体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圈演化
昌乐玄武岩
华北克拉通
汉诺坝玄武岩中熔体-捕虏体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熔体-捕虏体相互作用
捕虏晶
反应边
岩石圈地幔
玄武岩
汉诺坝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钛闪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钛闪石
微量元素
新生代玄武岩
南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昌乐方山新生代玄武岩中深源捕虏岩与熔体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昌乐方山 新生代玄武岩 深源捕虏岩 熔岩反应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7-1167
页数 21页 分类号
字数 178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5.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旭平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实验室 39 306 11.0 15.0
2 孔凡梅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实验室 19 141 7.0 11.0
3 陈爽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实验室 7 21 3.0 4.0
4 赵令权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实验室 6 16 2.0 4.0
5 陈洪凯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实验室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8)
共引文献  (415)
参考文献  (6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2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6(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7(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19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3(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04(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5(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6)
2006(1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7)
2007(8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4)
2008(8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7)
200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0)
2010(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2(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昌乐方山
新生代玄武岩
深源捕虏岩
熔岩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