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二元晶体相场模型研究了Kirkendall效应诱发的相界空洞的形成及扩展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取向差角较小的相界,空洞向原子迁移率高的一侧(α相)方向移动,空洞的形状由最初的平行四边形向六边形演化,空洞周围原子湮没速率大于产生速率,从而造成空洞扩大,空洞扩展过程中伴有相界的移动及相的长大和缩小.对于取向差角较大的相界,空洞还会沿相界方向扩展,使得空洞连通,将相界割裂开,割裂后的两侧相界呈现锯齿状.扩散过程中,体系的自由能逐渐降低.对于取向差角较小的相界,原子迁移率差值增大,自由能下降无明显差异.对于取向差角较大的相界,原子迁移率相差越大,自由能下降速率越快.随着相界取向差角的增大,自由能的下降速率逐渐增大.相界空洞的模拟结果与实验观察一致.
推荐文章
辐照条件下空洞超点阵形成过程的相场模拟
相场模拟
空洞超点阵
辐照
点缺陷
Kirkendall效应和空心纳米晶体的人工合成
Kirkendall效应
Darken分析
反Kirkendall效应
空心纳米晶体
纳米管
非对称倾侧亚晶界的晶体相场法研究
晶体相场
亚晶界
非对称倾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晶体相场法研究Kirkendall效应诱发的相界空洞的形成和演变
来源期刊 金属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元晶体相场模型 Kirkendall效应 相界 空位 Kirkendall空洞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6-87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11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00/0412.1961.2014.0068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涛 46 504 13.0 21.0
2 陈铮 206 808 13.0 18.0
3 卢艳丽 52 145 6.0 8.0
4 卢广明 2 4 1.0 2.0
5 胡婷婷 3 1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元晶体相场模型
Kirkendall效应
相界
空位
Kirkendall空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学报
月刊
0412-1961
21-1139/TG
大16开
沈阳文化路72号
2-3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747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