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直接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10例,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51~89岁.按随机表法把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或血栓抽吸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PCI治疗加常规药物治疗,血栓抽吸组接受血栓抽吸、PCI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CI治疗后即刻效果[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3级的比例,校正TIMI的帧数、ST抬高回落百分比、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及同工酶(CK-MB)的数值]、PCI治疗后1d和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以及PCI治疗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血栓抽吸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原发性高血压、帕金森病史、2型糖尿病、发病至PCI治疗时间、病变血管、心肌梗死部位、梗死相关动脉以及术前TIMI血流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比较,前者PCI治疗后TIMI血流3级患者的比例较高、校正TIMI帧数较低、ST抬高回落百分比>70%的比例较高、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及同工酶(CK-MB)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1d,两组的LVEF、LVESD和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6个月与术后1d比较,对照组的LVEF显著升高,LVEDD显著降低;血栓抽吸组的LVEF也显著升高,LVESD和LVEDD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6个月,血栓抽吸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LVEF较高,LVESD和LVEDD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内,血栓抽吸组MACE事件5例(发生率9.1%),对照组3例(发生率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情况和心功能,并且不增加MACE的发生率,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推荐文章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疗效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人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N末端 B型利钠肽原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AngioJet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抽吸
无复流现象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中的应用价值
血栓抽吸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择期冠脉介入术
无复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直接PCI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心力衰竭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2,2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31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15.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广兴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4 16 3.0 4.0
2 李泽林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11 25 4.0 5.0
3 孙华保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6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心力衰竭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