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水合肼配位和多元醇还原法制备钴(Co)颗粒,并对所得颗粒进行物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醇还原温度策略可以获得不同尺度、晶型和性质的Co颗粒.采用恒温热注射法还原时,高温下Co质点在多元醇溶液中被瞬间还原导致晶核爆发式生成.受结晶生长动力学的限制所得Co颗粒处于纳米尺度(89~139 nm)并具有无定型结构.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时,Co质点在多元醇中的过饱和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随后被还原出的Co质点在有限数目的晶核上缓慢生长,由此得到亚微米级(200~600 nm)且具有六方密堆晶格的颗粒.
推荐文章
高纯度亚微米级RDX的制备、表征与性能
RDX
亚微米级
高纯度
高压喷射细化
连续过滤
真空冷冻干燥
性能
亚微米级ε型CL-20的制备、表征与性能
爆炸力学
冲击波感度
气体抗溶剂技术
亚微米级CL-20
晶型
撞击感度
爆发点
爆轰合成碳包覆钴、镍磁性纳米颗粒的探索
爆轰合成
碳包覆纳米颗粒
磁性材料
核壳结构
碳包覆镍/钴纳米颗粒的爆轰合成法
爆炸力学
碳包覆镍/钴纳米颗粒
爆轰合成
硝酸镍盐/硝酸钴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至亚微米级钴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钴颗粒 纳米颗粒 亚微米颗粒 醇还原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1-5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44
字数 4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47 1604 21.0 33.0
2 程振民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87 623 15.0 20.0
3 袁佩青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7 68 5.0 7.0
4 张传主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任冲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钴颗粒
纳米颗粒
亚微米颗粒
醇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