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内河顺直河段“挖入式港池”,采用概化非恒定流,模拟了不同规模“挖入式港池”河道的洪水演进过程,探究了港池进深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港区”对其所在河段进(出)口水流有很小的引流减阻作用(坦化作用),无明显滞洪调蓄作用;②“港区”抬升其出口断面附近的水位,降低其他河段的水位,抬升(降低)作用很小,升高的水位不提升河道设计防洪标准;③“港区”分流比远小于港池进深与矩形河宽的比值,“港区”参与河道行洪作用很小,不是河道泄洪的主要通道。“挖入式港池”对河道行洪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可通过修建“挖入式港池”增加珠三角网河区港口可用岸线资源量,新建码头或扩大原有码头规模,提升运力。
推荐文章
内河挖入式港池回流流速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挖入式港池
数值模拟
回流
流速分布规律
挖入式港池水体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水体交换
挖入式港池
导流堤
对流扩散
半交换期
长江口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回淤研究
潮汐河段
挖入式港池
泥沙数学模型
水流条件分布
回淤分布
挖入式港池回流区三维紊流模型应用初探
挖入式港池
数值模拟
FLUENT
紊流模型
水流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河挖入式港池洪水演进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挖入式港池 非恒定流 洪水演进 分流比 MIKE21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防洪治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133.2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5.08.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国栋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60 310 11.0 14.0
2 庄佳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33 66 5.0 6.0
3 李彬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12 58 4.0 7.0
4 王剑楠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挖入式港池
非恒定流
洪水演进
分流比
MIKE2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