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苏格里气田常规酸化工艺中酸岩反应快、造成酸岩作用的时间短、酸化效果差等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酸化液配方:15%HCl +0.4%稠化剂 SP -1+3.5%缓蚀剂 HS -3+2.2%铁离子稳定剂 ZY -2+0.6%起泡剂 DT -1+0.6%助排剂 FAC -8。对研制的酸化液体系的配伍性、酸岩反应速率、溶蚀率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各组分的最优浓度,并对添加剂进行了优选。实验结果表明,该酸化液在静置8 h 后,无沉淀物和悬浮物出现,在90℃条件下经过120 min 的溶蚀,溶蚀率达到了47.75%。酸岩反应速度为7.2 mg/s,反应时间为5 min 20 s,缓速效果明显。通过对苏10-1井进行现场酸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推荐文章
LoSalTM提高采收率:油藏规模提高采收率的依据
水驱
低矿化度盐水
提高采收率
高压注氮气提高采收率
油藏
碳酸盐岩
混相驱
注氮气
提高采收率
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评价
提高原油采收率
水驱
混合气驱
非混合气驱
方案优选
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新思路
凝析油气田
开发
方法
提高采收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提高采收率酸化液体系的研制
来源期刊 钻采工艺 学科
关键词 新型酸化液 黏度 酸岩反应速率 溶蚀率 现场应用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68X.2015.06.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天宇 15 68 5.0 7.0
2 张浩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34 145 8.0 10.0
3 冯小宁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酸化液
黏度
酸岩反应速率
溶蚀率
现场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6-768X
51-1177/TE
大16开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62-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5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