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得到合理预应力张拉顺序,提出利用特征参量指导预应力张拉的新途径。分别对矩形带肋和无肋渡槽及 U 形渡槽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 U 形渡槽,竖向预应力和环向预应力明显降低结构整体刚度,但预应力效应并不改变振型出现的先后顺序;通过对矩形无肋渡槽6种预应力张拉顺序进行分析,得到合理的预应力张拉顺序为:先张拉40%纵向预应力,再张拉竖向预应力,然后张拉剩余的60%纵向预应力,最后张拉横向预应力。矩形无肋渡槽的这种张拉顺序不仅避免了竖向预应力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过大影响,而且能抵消结构早期由于自重产生的不利挠度。研究的渡槽预应力张拉顺序对构件力学性能改变的影响可降低到最小。
推荐文章
大型渡槽后张法三向预应力施工技术
大型渡槽
三向预应力
后张法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沙河U形渡槽预应力张拉试验研究
U形渡槽
预应力锚固测试
预应力损失计算
沙河渡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刚构桥梁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刚构桥梁
预应力张拉
质量控制
大流量薄壁渡槽槽身张拉工艺仿真研究
大流量
薄壁槽
分级张拉
仿真研究
优置钢绞线
优选顺序
加快进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特征参量控制的渡槽预应力张拉顺序研究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特征参量 渡槽 预应力 张拉顺序 动力特性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结构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312
字数 1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8/ckyyb.201405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东炜 郑州大学土木学院 116 919 15.0 25.0
2 吴泽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46 14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征参量
渡槽
预应力
张拉顺序
动力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