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风药”具有止血作用,在出血证中被广泛使用。古人在临床用药经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风伤荣”以致出血的中医理论,即风性主动,血随风动,血不得所藏,流不归经而致出血,并提出以“风药”止血的治疗方法。现代文献表明,跟出血证密切相关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具有重要的抗凝血作用,主要通过诱导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NO)和激活促进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实现。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风药能够从多个环节抑制 iNOS 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大量 NO 的产生和 COX-2的表达,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及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效果,风药的这种止血作用机理很可能与其抗炎作用使炎症因子减少有关。
推荐文章
植物药止血作用机理研究
植物药
止血
炮制
急救止血敷片的止血作用
急救止血敷片
凝血
出血
股动脉
荷叶炭纳米颗粒的发现及其止血作用的研究
荷叶炭
纳米颗粒
止血作用
见血清止血作用研究
见血清
凝血时间
出血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风药”止血作用及其机理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风药 止血 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7
字数 3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5.07.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9 200 7.0 13.0
2 杨桢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0 50 3.0 6.0
3 胡红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6 12 3.0 3.0
4 鲁赛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6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药
止血
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