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塔南山的抬升变形主要受到青藏高原向北推挤的影响,其构造活动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包含了高原北缘扩展的重要信息.金塔南山山顶普遍覆盖一层砾石,砾石层胶结弱,砾石磨圆度、分选性均较好,岩性组成以砂岩、石英砂岩和硅质砂岩为主.砾石层顶面连续,区域上与黑河第二级阶地(T2)对应.根据其组成和展布特征,笔者认为金塔南山地貌面与黑河第二级阶地为同一时期的产物.笔者对展布于金塔南山上及其周边的阶地高程进行了差分GPS测量,并对基岩地层产状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阶地面发生了明显的褶皱变形.通过阶地面变形特征和下伏岩层产状分析,得到金塔南山褶皱主要以翼旋转的方式活动,形成了前翼陡倾而后翼宽缓且核部平坦的几何特征.依据T2阶地面的变形特征,初步建立了金塔南山下伏铲式逆冲断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模型.根据几何学关系计算得到断裂上升盘自黑河第二级阶地形成以来产生了约200 m的垂直抬升量和143~190 m的水平缩短量,中更新世以来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为1.18±0.16 mm/a.由于深部断裂的逆冲作用,金塔南山主要以背斜方式发生抬升变形,断裂可延伸到地表16 km以下.通过对比分析金塔南山地区的构造,笔者认为褶皱的形成为阿拉善地块与柴达木-祁连块体相互挤压下金塔南山北缘断裂活动的结果.金塔南山在中更新世开始的抬升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扩展的最新过程.
推荐文章
兰州及邻近地区河流阶地变形特征
河流阶地变形
活动构造
兰州地区
天山北缘河流阶地形成及构造变形定量分析
北天山
河流阶地
光释光
年代学
构造变形
粤东地区的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
剥夷面砾石层
分布
特征
广东东部
粤西河流阶地的分布与特征
河流阶地
分布
特征
广东西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金塔南山河流阶地褶皱变形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金塔南山 河流阶地变形 铲式逆冲断裂相关褶皱 几何学模型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2-1046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10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5.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保田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7 2371 24.0 47.0
2 温振玲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31 3.0 3.0
3 胡小飞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148 7.0 12.0
4 张建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19 3.0 4.0
5 曹喜林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13 2.0 3.0
6 卢耀洋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4)
共引文献  (360)
参考文献  (5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9)
19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塔南山
河流阶地变形
铲式逆冲断裂相关褶皱
几何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