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藻类的摄食作用,采用小环藻(Cyclotella)、小球藻(Chlorella)、微囊藻(Microcystis)和东湖原水开展了小规格鱼种的养殖试验,对鲢摄食和排泄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3种纯培养藻种投喂下鲢存活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小环藻组>小球藻组>微囊藻组;相应地,鲢对藻的平均摄食率排序也是小环藻组>小球藻组>微囊藻组.在显微镜下观察粪便发现大部分小环藻为空壳,一部分小球藻外部形态结构不完整,外部形态完整的小球藻则色泽暗淡、内部结构紊乱,微囊藻没有明显变化;3种藻类细胞的受损率分别为20.04%、7.13%和1.97%.叶绿素荧光活性显示,粪便中小环藻基本失去光合活性,小球藻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微囊藻活性明显降低(P<0.05),东湖原水处理组光合活性较对照极显著降低(P<0.01).对东湖水饲喂试验组排泄物的检测发现,浮鞘丝藻Planktolyngya、鱼腥藻Anabeana(有破损)、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和颤藻Oscillatoria细胞受损严重;空星藻Coelastrum和盘星藻Pediastrum细胞部分破损;针杆藻Synedra、小环藻、桥弯藻Cymbella和舟形藻Navicula多为空壳.鱼粪中平裂藻Merismopedia、微囊藻、浮鞘丝藻、鱼腥藻、颤藻、卵囊藻Oocystis、栅藻Scenedesmus和衣藻Chlamydomonas在重新培养后恢复了生长.本研究显示硅藻尤其是小环藻、针杆藻和舟形藻对鲢摄食最敏感;栅藻、卵囊藻和平裂藻对摄食压力不敏感.研究表明鲢捕食对藻类群落结构有明显的改变效应,利用鲢的滤食进行藻类群落调节和水华防控具有可行性.
推荐文章
吹填土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吹填土
模型试验
沉积
基于土拱效应室内模型试验的理论分析
土拱效应
室内模型
理论计算
摩尔库伦强度准则
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指标的室内模拟研究
准好氧
生物反应器
稳定化指标
室内模拟试验模拟路面阻力研究
模拟试验
模拟路面
滚动阻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鲢对藻类摄食效应的室内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藻类 浮游植物群落 种群 摄食率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三峡水库渔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0-947
页数 8页 分类号 Q178.1
字数 60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41/2015.1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285)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藻类
浮游植物群落
种群
摄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生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0-3207
42-1230/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水生所 (武昌东湖南路7号)
82-32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