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心跳骤停与复苏模型,探讨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保护心脏功能,改善模型动物生存预后.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和亚低温治疗组.通过建立经右室电诱发室颤模型,对复苏后大鼠实施亚低温治疗.用超声评估复苏后大鼠的第1~4小时动物左室射血分数(EF)和心肌表现指数(MPI)等心脏功能变化;观察复苏后大鼠第24小时、72小时生存率,及每24小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共18只动物全部复苏成功,ROSC成功率、心肺复苏时间、首次除颤成功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复苏后心脏彩超示,对照组动物在复苏后1~4小时心功能进行性受损,左室射血分数(EF)从基础值的(74.9±2.2)%,降低至(59.8±6.52)%,(50.4±4.4)%,(48.8±4.8)%,(47.8±6.1)%.而低温治疗组动物EF值从(73.9±2.5)%变化为(76.2±3.0)%,(75.1±3.5)%,(71.9±4.7)%,(64.1±3.1)%,两组间由统计学差异;心肌表现指数(MPI),对照组动物从基础值的0.6±0.1增高至1.1±0.1,1.2±0.1,1.3±0.2,1.4±0.3,较亚低温治疗组动物显著恶化,而低温组MPI则从0.6±0.1升高至0.7±0.1,0.8±0.1,0.8±0.1,0.9±0.1.亚低温治疗组动物在复苏后72小时存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复苏后24、48、72小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本大鼠心跳骤停与复苏模型中,亚低温治疗能够显著保护心脏功能,从而显著改善动物生存及神经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