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心跳骤停与复苏模型,探讨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保护心脏功能,改善模型动物生存预后.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和亚低温治疗组.通过建立经右室电诱发室颤模型,对复苏后大鼠实施亚低温治疗.用超声评估复苏后大鼠的第1~4小时动物左室射血分数(EF)和心肌表现指数(MPI)等心脏功能变化;观察复苏后大鼠第24小时、72小时生存率,及每24小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共18只动物全部复苏成功,ROSC成功率、心肺复苏时间、首次除颤成功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复苏后心脏彩超示,对照组动物在复苏后1~4小时心功能进行性受损,左室射血分数(EF)从基础值的(74.9±2.2)%,降低至(59.8±6.52)%,(50.4±4.4)%,(48.8±4.8)%,(47.8±6.1)%.而低温治疗组动物EF值从(73.9±2.5)%变化为(76.2±3.0)%,(75.1±3.5)%,(71.9±4.7)%,(64.1±3.1)%,两组间由统计学差异;心肌表现指数(MPI),对照组动物从基础值的0.6±0.1增高至1.1±0.1,1.2±0.1,1.3±0.2,1.4±0.3,较亚低温治疗组动物显著恶化,而低温组MPI则从0.6±0.1升高至0.7±0.1,0.8±0.1,0.8±0.1,0.9±0.1.亚低温治疗组动物在复苏后72小时存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复苏后24、48、72小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本大鼠心跳骤停与复苏模型中,亚低温治疗能够显著保护心脏功能,从而显著改善动物生存及神经功能预后.
推荐文章
亚低温治疗对猪心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后免疫功能及 神经功能的影响
低温
人工
猝死
心脏
心肺复苏术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S100钙结合蛋白β亚基
亚低温治疗对猪心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后凝血功能及 炎性因子的影响
亚低温
心脏骤停
体外心肺复苏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低温保护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心脏功能并提高其生存率
来源期刊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 亚低温 室颤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5.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建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55 285 9.0 14.0
2 余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53 257 8.0 13.0
3 蒋龙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142 512 11.0 15.0
4 保学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21 58 5.0 7.0
5 黄梦国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
亚低温
室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9133
11-9361/R
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永宁北路2号综合楼24楼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