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UPEC)菌株毒力基因,并将人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应用于UPEC的黏附作用研究.方法 利用PCR和复合PCR方法检测UPEC132菌株毒力基因papC,hly和cnf1;制备EJ的单层细胞爬片用于UPEC和阴性对照菌株E. coli K-12p678-54的黏附试验;分别于不同作用时间观察黏附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算黏附率和黏附指数. 结果 PCR检测显示UPEC132菌株具有毒力基因papC,hly和cnf1,将其作用于EJ细胞后,15 min细菌开始黏附,120 min达到高峰. 而阴性对照组结果均为阴性. 经光镜镜检,UPEC黏附EJ细胞后使其产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结论 EJ细胞可用于UPEC的黏附试验,为建立UPEC细胞感染模型和深入探究UPEC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T的致病机制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外膜蛋白T
基因敲除
黏附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改变肠道上皮细胞极性的研究进展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道
上皮细胞
极性
紧密连接
fyuA缺失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能力的影响
fyuA基因
基因敲除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黏附人尿路膀胱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膀胱癌 EJ细胞 黏附率 黏附指数 毒力基因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3-9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14
字数 3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15.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光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62 207 9.0 11.0
2 谷超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13 85 5.0 9.0
3 王海涛 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肿瘤免疫室 5 20 2.0 4.0
4 侯敏 天津市胸科医院检验科 15 51 4.0 6.0
5 周晓冬 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肿瘤免疫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膀胱癌
EJ细胞
黏附率
黏附指数
毒力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