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壳聚糖澄清剂用于益视口服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益视口服液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及干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纯化工艺条件;并对纯化前后药液的黏度、浊度、蛋白质及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的最佳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是1.0 g / mL,壳聚糖的加入量为30%,药液 pH 4,温度是40℃,经纯化后黏度、浊度、蛋白质及鞣质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可用于益视口服液的纯化。
推荐文章
正交实验优选退黄口服液提取工艺
退黄口服液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芍药苷
益视口服液的灭菌工艺研究
益视口服液
工艺
高温瞬时灭菌法
正交设计优选中风复元口服液提取工艺
中风复元口服液
正交试验
芍药苷
提取
工艺
正交实验法优选乌梅透骨口服液制备工艺
乌梅透骨口服液
川续断皂苷Ⅵ
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交实验优选益视口服液纯化工艺
来源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壳聚糖 益视口服液 纯化工艺 二苯乙烯苷 干膏率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11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3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63/j.cnki.cczyy.2015.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林林 22 141 7.0 11.0
2 郭东艳 135 630 12.0 16.0
3 李昭 6 23 3.0 4.0
4 王兴海 24 53 4.0 6.0
5 王露 28 37 4.0 5.0
6 陈亚龙 9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0)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壳聚糖
益视口服液
纯化工艺
二苯乙烯苷
干膏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813
22-1375/R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1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2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2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