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20I4年10月14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我们要重视中华美学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中华美学是人类智慧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最重要的核心体现在重视诗文书画等艺术中的虚实相生,即文象和情意的深度融合;简约成两个字,就是“超越”,就是司空图说的“超以象外”,使艺术作品写出整个形象体系。这种美学精神的根和祖,应该是《易经》的辩证的意化发展观。中国文艺特有的“意象”法,也要从《易经》的“玄象以尽意”中寻到根源。中国美学要求审美涵泳生命的诗性意义,提升境、味、神、韵、情、趣,提升生命的高远超逸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只以科学理性提高对事物本质的概念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应该与新时代文艺扎根人民,扎根现实生活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吸取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新世纪、新时代,使中华美学精神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
推荐文章
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文艺美学
中华美学
艺术哲学
现代中华美学精神体系的建构与弘扬浅议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体系
现代美学体系
中华民族服饰美学思想诞生研究
服饰美学思想
原始审美意识
意识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中华美学精神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学术(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虚实相生 象外之象 味外之旨 超越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B83-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世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97 3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美学精神
虚实相生
象外之象
味外之旨
超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