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明确葡萄霜霉病菌初次侵染来源及初侵染的特点,为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该病病枝条越冬情况、卵孢子越冬前后形态、病残体作为初侵染源情况,该病初发期发病场所、发病位置、发病处地形和管理情况,调查春季温室大棚内发病情况,明确该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分析初期发病与气候因子关系,明确初侵染发生的特点.[结果]该病在新疆石河子葡萄产区,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温室大棚中的病苗也可作为初次侵染的来源.采用常规观察的方法卵孢子不易发现,采用病部研磨-过筛-离心-镜检的方法较易发现.该病初侵染发生的早晚主要与5月下旬和6月上旬温湿度和6月上旬降雨量相关.[结论]该病初侵染主要发生在地势低洼、长势茂盛、枝条未修剪、杂草丛生、距地面较近、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中.应采取治早、治少、抓好早期防治的措施.
推荐文章
葡萄霜霉病的侵染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葡萄霜霉病
病原学特性
发病症状
侵染规律
防治方法
高温调控对黄瓜霜霉病菌侵染的影响
黄瓜霜霉病
高温
湿度
诱导抗性
葡萄霜霉病防治探讨
葡萄霜霉病
杀菌剂
防效
水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葡萄
霜霉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葡萄霜霉病初次侵染来源和初侵染的特点及防治
来源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初次侵染来源 初侵染特点 卵孢子 防治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5-1111
页数 7页 分类号 S436.5
字数 63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15.06.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葡萄霜霉病
初次侵染来源
初侵染特点
卵孢子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330
65-1097/S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58-1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8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