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 BP)和精神分裂症( SZ)患者的大脑结构偏侧化差异。方法纳入2012年12月-2014年10月在广州市惠爱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 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IV)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31例和精神分裂症患者29例,选取正常对照( HC)32名。采用MRI扫描受试者大脑,使用FreeSurfer软件计算并比较各脑区的偏侧化指数( LI)。结果①颞上回的LI,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8.425,P﹤0.001)。两两比较,经LSD检验,BP最大,HC次之,SZ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提取颞上回的平均皮层厚度和表面积,平均皮层厚度的LI,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251,P﹤0.001)。两两比较,经LSD检验,BP和SZ、SZ和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面积的LI,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446,P=0.642)。结论 SZ和BP的大脑灰质体积偏侧化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主要受到平均皮层厚度的影响。
推荐文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研究
精神分裂症
执行功能障碍
连线测验
病例对照研究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障碍
不同精神残疾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比较分析
精神分裂症
精神残疾人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与述情障碍研究
精神分裂症
心理防御
述情障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不对称性比较
来源期刊 四川精神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 偏侧化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9.3
字数 35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6/j.issn.1007=3256.2015.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莉萍 12 79 5.0 8.0
2 林鄞 5 50 3.0 5.0
3 李烜 9 46 4.0 6.0
4 杨婵娟 8 55 4.0 7.0
5 张晓菲 1 3 1.0 1.0
6 邓文皓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
偏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精神卫生
双月刊
1007-3256
51-1457/R
大16开
四川省绵阳市剑南路东段19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2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