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中锰钢热轧组织结构确立两相区奥氏体化的几何模型和初始条件,利用DICTRA动力学分析软件对中锰钢马氏体基体奥氏体化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在奥氏体化初期的形核过程中,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锰元素从铁素体迅速转移到奥氏体并在相界面奥氏体一侧聚集。后续的相变过程中,碳在奥氏体中快速均化,但锰在相界面奥氏体一侧的聚集加剧。相变初期奥氏体界面推移速度比中后期高出若干个数量级,但随时间推移迅速衰减。相变初期相界面推移是碳扩散主导,相变后期界面推移受到锰在奥氏体中扩散速度制约。温度升高可显著提高相界面推移速度。达到相同数量奥氏体的情况下,低温长时退火有利于锰从铁素体向奥氏体转移并提高其在奥氏体中的富集度,从而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中锰钢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中锰钢
残留奥氏体
强化机制
稳定性
TRIP效应
TWIP效应
冷轧双相钢两相区奥氏体形成动力学研究
冷轧双相钢
两相区退火
奥氏体
动力学
两相区淬火对7Ni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7Ni钢
两相区淬火
逆转奥氏体
热膨胀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锰钢两相区退火奥氏体逆转变的数值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锰钢 退火 马氏体 奥氏体化 扩散 数值分析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9-13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56.1
字数 31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4/j.issn2095-9389.2015.10.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永林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45 4941 32.0 47.0
2 邝霜 首钢技术研究院薄板研究所 24 89 6.0 8.0
3 韩赟 首钢技术研究院薄板研究所 6 7 2.0 2.0
4 齐秀美 首钢技术研究院薄板研究所 5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锰钢
退火
马氏体
奥氏体化
扩散
数值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