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泾河流域上游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定量评价区内森林覆盖增加的水文影响对科学指导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区域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尽量排除地形、土壤、气候等作用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森林的影响,将泾河上游划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区,分别制定了多种森林恢复情景,利用分布式流域生态水文模型(SWIM)模拟评价了森林覆盖率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对流域年蒸散量、年产流量、年地下水补给量、年土壤深层渗漏量及日径流洪峰的影响.土石山区模拟结果表明,增加森林覆盖将增加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如现有森林覆盖(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13.8%)情景与现有森林变为草地(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0)情景相比时,流域年蒸散量从445.4 mm变为427.7 mm(减少了17.4mm和4%);年产流量从424 mm变为53.5 mm(增加了11.1 mm和26.3%),年地下水补给量从61.6 mm变为76.9 mm(增加了15.3 mm和24.8%),年深层渗漏量从72.9 mm变为88.3 mm(增加了17.7 mm和24.3%);平均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12.8 mm,年产流量减少8.0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11.1 mm.在比较干旱和土层深厚的黄土区,增加森林覆盖将同样增大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降水相对丰富和土层浅薄的土石山区,平均森林面积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9.0 mm,年产流量减少4.5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8.8 mm;此外,在较缓坡面造林的水文影响大于较陡坡面造林.从森林水文影响的年内变化来看时,森林覆盖率升高的水文影响在土石山区和黄土区也有差别,如土石山区5-7月份的蒸散显著增加,5-10月份的深层渗漏均有减少;而黄土区是蒸散量在5-10月均有增加,深层渗漏在7-10月份显著减少.另外,土石山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对日径流峰值的影响不显著,而黄土区则能明显削弱,这可能主要是因土石山区的高石砾含量土壤的渗透性能明显高于黄土区的黄土,而黄土区的森林能够明显改善土壤入渗性能和减少地面径流形成.
推荐文章
森林覆盖率变化对流域洪水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森林覆盖
数值模拟
洪水特性
分布式水文模型
泾河干流上游森林覆盖率水文影响的年份和月份差异
森林面积
降水
蒸散
径流
黄土高原
长江上游森林影响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分析
森林流域
水文模型
水文过程
径流
洪水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径流泥沙
土地利用变化
突变
泾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泾河流域上游土石山区和黄土区森林覆盖率变化的水文影响模拟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森林覆盖率 水文影响 蒸散 径流 宁夏六盘山 泾河流域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8-107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042407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彦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117 3358 33.0 54.0
2 于澎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62 2158 30.0 45.0
3 张海军 83 475 10.0 18.0
4 张淑兰 32 145 8.0 10.0
5 李振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5 31 3.0 5.0
6 贺亮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3 2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共引文献  (271)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恢复
森林覆盖率
水文影响
蒸散
径流
宁夏六盘山
泾河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