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相关miRNA数目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 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并加以改良,将4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治疗72 h后,用基因微阵列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 染色检测的梗死面积比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面积比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相对应指标则不同程度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有4个差异基因表达;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有5个差异基因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有个16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疗法调节相关的miRNA有关。
推荐文章
针刺对超早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黏附分子-1
针刺
大鼠
动物模型
芍药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芍药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Fas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相关miRNA数目的影响
来源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NA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针推经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5.3
字数 41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70X.2015.1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亚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71 2987 33.0 45.0
2 杨茜芸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45 243 9.0 13.0
3 田浩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47 231 9.0 13.0
4 陈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6 44 5.0 6.0
5 刘琴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4 70 5.0 8.0
6 肖姮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5 3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4-070X
43-1472/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42-6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61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