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阳打秋千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独特的徽州本土特质和浓厚的徽文化底蕴,对传播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探究徽州民俗体育项目“三阳打秋千”,从其历史沿革和活动流程入手,探讨它的项目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它独有的文化价值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三阳打秋千项目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是徽州地区比较典型的民俗体育活动,是三阳村每年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盛宴,其演出基本结构以秋千架和秋千姑组成,以扮地戏和演唱徽州地方民间小调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其项目特征存在活态传承性、群体协作性、依附性、娱乐性和地域性等特征,认为该项目具有传承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教育和文化开发等价值。
推荐文章
徽州民俗体育轩辕车的民俗学阐释
徽州
轩辕车
民俗学
特征
内涵
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民俗体育
中学体育
文化继承
民族文化
闽台民俗体育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闽台民俗体育
文献计量学
CNKI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徽州民俗体育项目“三阳打秋千”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体育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 民俗体育 三阳打秋千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大众体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G853
字数 52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凡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44 116 6.0 9.0
2 叶海燕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9 16 2.0 3.0
3 汪希硕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8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
民俗体育
三阳打秋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月刊
2096-5648
32-1882/G8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91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