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粒度分析、岩石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远源红河海底扇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及物性演化,研究海底扇储层的储集性能及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海底扇主要储层可以分为碎屑流成因的中扇水道砂体、浊流成因的下扇水道砂体和末端朵叶砂体3类。储层具有较好的孔隙度,但渗透率较低,以中孔特低渗为典型特征,孔隙类型以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喉道一般为分选中等的细喉型、砂岩内部发育致密的薄层钙质砂岩。优质储层发育在海底扇前端的下扇末端朵叶体,岩性为厚层的岩屑质石英细砂岩和中砂岩。储层孔隙度较高得益于远源重力流砂岩具有良好的颗粒骨架且泥质含量较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得以大量发育并在晚期发生强烈溶蚀;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后期绿泥石胶结物的广泛发育从而堵塞了喉道。
推荐文章
红河活动断裂带在南海西北部的反映
红河断裂带
活动性
莺歌海盆地
南海西北部
南海西北部陆坡区BSR特征
南海西北部
天然气水合物
BSR
南海西北部与红河地区地球物理场及其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地球物理场特征
地壳结构
小波变换
南海晚中新世—上新世红河沉积体系研究
晚中新世—上新世
红河沉积体系
地震反射特征
高原隆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西北部晚中新世红河海底扇储集层特征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孔隙结构 物性 成岩作用 重力流 深水扇 南海北部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工程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4-1762
页数 9页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80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5.05.0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24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隙结构
物性
成岩作用
重力流
深水扇
南海北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论文1v1指导